网站首页    专题展览    康熙笔筒专题    清代康熙青花笔筒展

清代康熙青花笔筒展

康熙时期文房用瓷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与康熙皇帝尊孔崇儒的文化政策分不开。在他的积极倡导下,诗文礼仪在康熙时期遍及天下,设立学校、诵习经书也成为一代风气。文房用瓷即是在这样一种比较宽松平和的文化政策下得以兴盛发展。在康熙时期文房用瓷的烧制中,以青花笔筒最为出色。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诗文笔筒
高 H 15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Blue and white Landscape Character Poetry Brush po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5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笔筒最早出现在汉代, 盛兴于明代晚期,是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外的重要文房用品之一,有“文房第五宝”的称谓。由于明崇祯时期的瓷质青花笔筒受到文人推崇,加入了文人题材及绘画风格,因此画面精美,纹饰清新,青花设色艳丽,器形构思巧妙。

 


清康熙 青花文王访贤图笔筒
高 H 17.4cm   直径 D 19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Blue and white ‘Wenwangfangxiantu’ Brush po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7.4cm  D 19.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康熙青花笔筒不仅沿袭了崇祯朝的优点,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这一时期的文房用瓷烧造不仅以种类丰富、造型奇巧、制作精美、釉彩秀雅而名闻遐迩,而且还有青花、斗彩、五彩等多个品种,当然存世量最多最出彩的还是青花笔筒。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 记有“青花绘山水、人物、花卉及书辞赋之笔筒以康熙一代为最多”。

 


清康熙 青花人物笔筒
高 H 16cm   直径 D 19.5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Blue and white  Character  Brush po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6cm  D 19.5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一、 造型及特征

 

康熙青花笔筒的造型千姿百态,既有仿古又有创新,一般常见的是口底相若的圆筒形,另外还有撇口形、束腰形以及竹节式等。玉璧形底是最常见的,也有部分是圈足或二层台底,还有少量是双圈足底、平砂底。另外康熙青花笔筒的造型特征:一是底心出脐向内凹,有釉,比外壁釉要偏白和薄,脐的外围有施釉和无釉两种。二是台阶底、圈足和平底无釉露胎,也有底部有三个条形小足的。三是一般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有些器身釉色与底釉不一致,多半器身釉色是亮青色,底釉为粉白釉。四是胎质相当紧密坚实,露胎处犹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俗称“糯米胎”。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戏婴图束腰笔筒
高 H 15cm   直径 D 14.5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Blue and white Underglaze Copper-red  ‘Xiyingtu’ Brush po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5cm  D 14.5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根据康熙笔筒的釉色可归纳为十大品种:

第一、青花笔筒: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以云南产的珠明料为主,由于氧化钴的含量可达8-9%,因此青花不仅发色纯正、青翠亮丽,是历代青花中的标准色调。青花笔筒数量最大,题材最为广泛。

第二、五彩笔筒:以白地五彩为主,纹饰多为山水人物、花鸟虫鱼。

第三、釉里红笔筒:如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加彩等。

第四、洒蓝釉笔筒:这类笔筒在故宫藏品中有洒蓝釉描金花鸟纹饰、洒蓝釉白龙纹饰、洒蓝釉五彩人物纹饰等。

第五、青釉笔筒:一般釉面呈色淡雅,以仿宋龙泉窑豆青釉居多,釉面多刻划缠枝花卉。

第六、墨彩笔筒:属于釉上彩中的一种,是康熙中期出现的一个新品种。此类笔筒的装饰效果非常突出,一些器物往往一面以墨彩加绘五彩绘画纹饰,一面以墨彩题写诗文,或整篇以墨彩题写诗文。

第七、红彩描金笔筒:也是康熙时期新创烧的品种,由于呈色较淡又称作“淡描红彩”,能以多种色阶描绘出层次鲜明的画面,并以金彩渲染其华贵。

第八、釉里三色笔筒:以釉下青花、釉下白粉两种色调为主,以釉里红做点缀,呈色雅致,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品种也是康熙时期创烧的,故宫所藏釉里三色笔筒,多以山水人物题材为主。

第九、红釉笔筒:高温铜红釉的烧制工艺,虽然早在元代就已出现,但明代宣德以后逐渐失传,终明—代再没有得到恢复。清代康熙朝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生产,此时红釉瓷器名品迭出,最为著名的红釉瓷器有郎窑红、豇豆红和霁红。康熙霁红釉笔筒呈色一般较为浅淡,色调均匀,胎体致密。

第十、珐花釉笔筒:康熙时期瓷胎珐花器烧制得相当成功,以茄皮紫釉、孔雀绿釉为代表。

 


清康熙 青花高仕图笔筒
高 H 16cm   直径 D 20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Blue and white ‘Gaoshitu’ Brush po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6cm  D 20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在故宫收藏的康熙笔筒中,一些笔筒上均带有干支纪年款,年代最早的一件笔筒,是丙寅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青花书《滕王阁序》文字,年代最晚的一件是丙申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洒兰描金釉书《赤壁赋》文字笔筒,其余几件带干支款的器物分别为:癸丑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青花山水图笔筒;甲子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青花人物诗句图笔筒;丁卯年(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青花书《滕王阁序》笔筒;己巳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青花书《后赤壁赋》笔筒(“文章山斗”款);壬申年(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青花书《滕王阁序》笔筒(“文章山斗”款);乙亥冬月(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青花渔家乐图笔筒(“芝兰室制”款);丁丑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青花书《前赤壁赋》笔筒(“成化年制”款);己丑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黑釉描金诗句文字笔筒。

 


清康熙 青花八仙过海笔筒  
高 H 21cm   直径 D 19.5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Blue and white ‘Baxianguohai’ Brush pot r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21cm  D 19.5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通过以上这些藏品的年代排列,我们可以看出,康熙一朝笔筒的烧制几乎贯穿始终,而且烧造量非常大。虽然目前发现烧制时间最早的笔筒,有确切纪年考的器物,年限仅为康熙十一年,但这应该是康熙时期官窑烧制的最早器物。史料记载,康熙初年江西景德镇由于处于南明抗清斗争的拉锯战地带,战乱一直延续不断,景德镇的制瓷业一度衰落不堪,直到康熙十年,景德镇御窑场才有奉旨烧制祭器的记载。所以说康熙官窑器物的出现,应该是在康熙十年以后,在此之前均是官搭民烧的器物,其烧制的品种也非常有限。康熙十三年由于吴三桂战乱,刚刚复兴的景德镇制瓷业再度受到破坏,直到康熙十九年朝廷派工部虞衡司郎中藏应选督理景德镇制瓷业,景德镇御窑场才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康熙笔筒的大量烧制,应该从这个时期开始。

 


清康熙 五彩虎溪三笑图笔筒
高 H 15.5cm   直径 D 19.5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Wucai ‘Huxishanxiaotu’ Brush po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5.5cm  D 19.5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二、 纹饰题材

 

由于康熙青花笔筒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常见如“虎溪三笑图”“竹林七贤图”“十八学士图”“文王访贤图”“二十四孝图”“百子图”“五子夺魁”“四妃十六子”等题材,以及“封神榜”“五老观图”“八仙祝寿”“刘海戏金蟾”等中国神话故事题材。 康熙时期,戏曲表演盛行一时,加之版画书籍风行,戏曲故事也成为该时期青花笔筒装饰的流行题材,如《西游记》《西厢记》《三国演义》《琵琶记》 等。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人物纹笔筒
高 H 16.5cm   直径 D 20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Blue and white Underglaze Copper-red   Brush pot r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6.5cm  D 20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康熙青花笔筒的绘画成就,一般按绘画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四个档次,依次为人物故事、山水、动物花鸟、其他各种图案,而最能体现康熙青花笔筒特色的是山水人物。其风格模仿青四王等名画家的笔法,再加入分水法和西洋画法,讲究有透视立体感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美。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笔筒
高 H 13cm   直径 D 18.5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Blue and white Underglaze Copper-red  Brush po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3cm  D 18.5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三、 款识特征

 

康熙青花笔筒款识,底部既有落款的,也有不落款的,一般为五款,不拘一格,丰富多样。书写款式也很多。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是主要朝代款,字里行间距离较大。有“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仿明代款,一般为楷书。

 


清康熙 五彩花鸟诗文笔筒
高 H 15.6cm
格古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Wucai Flower and Bird Poems Brush po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5.6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民窑青花笔筒多数没有书年号款, 往往写堂名款,又称斋堂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