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家具馆    黄花梨    清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

清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

5.清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1清 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
尺寸 193×48×87cm
北京格古瓷枕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Huanghuali Table   Qing Dynasty (1636-1912)  193×48×87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中国传统家具经过不断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形制完善、功能兼备。尤其是案的形制和用法较前代同类家具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席地而坐相关的案类家具明显减少,而与垂足起居的方式相关的案类家具则明显增多。自高型家具发展以来,案类家具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用途非常广泛。其中,桌案在外观上差别较小,不同之处在于腿足和案面的位置关系。腿足缩进面沿一部分的称为案,腿足在案面两边的则为桌。可见,案在形制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其品种样式也极为丰富。

 

5.清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2

 

翘头案则是家具面板两端向上翘起,一般翘起较小,明代称为“飞角”,这种向上翘起的翘头,不仅可以用作挡板,而且可增加美观。通常整块案面为独板,案的两端微微上仰,腿足接托子并安嵌夹纹牙子。与素雅的平头案相比,翘头案的造型更加丰富,整体端庄,但又不失华丽。架几案的案面尺寸要比其他形式的案类宽大,是由两件几类家具上承案面而组成,最大的特点是可分解,可装可卸,装配灵活,弥补了其体量大不易搬动的缺点。是由两个长方形几作支架且与独板四面平直,结构采用了极为简练全身光速的造法,整体效果干净利落,比例匀称。

 

翘头案案面两端向上,如同书法直线中的首尾顿笔,刚健有劲,健壮优美。案面翘头的目的是使面板的端头不出现横断面而设的部件,多与案面抹头一木连做,明式翘头案常用此法且式样较多。另一种是不与抹头一木连做,而是在抹头上做榫将翘安在抹头上,清式家具多用此法。翘头案的案面长度尺寸较长,是宽度的几倍,因此适用于独作面板,其面板厚度一般在 10 厘米以上。为减轻重量在面板底面铲挖凹入的圆槽,既保留了正面的厚重效果,又不失外观的朴拙、凝重的艺术效果。

 

插肩榫与夹头榫在结构上差别较小,但在外观造型上却有所不同(见图 1)。在结构上,插肩榫的腿足上端也出开槽,嵌牙条并与案面结合。但插肩榫的腿足上端两侧削出斜肩,似锋利的箭头,牙条则在相接处预留出与斜肩相吻合的三角形结构。当案面与牙条、腿足相结合时,腿足的斜肩就会与三角形槽口嵌夹起来,从而形成完整一体的平面。这种形制的结合,在造型上更加美观。其特殊的几何形造法,使得腿足上端的各部件结合的更加紧密,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而且案面压下来的分量越大,其结构穿插的越合拢,形成稳定合理的结构,故而给牙条和腿足所形成的空间轮廓变化及雕饰线脚的运用带来了便利。

5.清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5

 

插肩榫结构还有一种罕见的变体结构,就是在腿足上端削掉截面一半并作出挂销,牙条与牙头的截面也削掉等厚的一半,并在内侧开槽。这样等厚的牙头和牙条槽口与腿足的挂销结合,就形成了一种插肩榫的变体结构。这种腿足上端的支撑部件,就由腿足、牙头、牙条三部分组合而成。其榫结构全部在结构的内侧,但这种结构的插肩榫从正面看,能够看到腿足与案面衔接的缝隙,尽管结构合理,但效果上不甚美观,因此并未被广泛推广。

 

5.清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3

 

明式条案类家具除架几案外,其余形式的条案支撑部件主要集中在腿足处。架几案主要由两件几支撑,其形制结构与几相同,因此本文不再叙述。其它的支撑部件主要由腿足部分所组成,而腿足部件又可细分为腿足上部和腿足中下部。

 

5.清黄花梨螭龙纹翘头案4

明式条案腿足上部部件最重要的两种支撑部件是夹头榫和插肩榫。夹头榫最初是从建筑结构上发展而来。宋代的能工巧匠将建筑上的梁架结构应用到桌案类家具中,把条案腿足上端开夹口,夹口中间嵌夹横木,横木的两端或一侧造成倒凸形并与牙条、案面榫结合。这种结构可以将条案案面的重量分担到每一个腿足上,成为条案主要的支撑部件,也是条案常见的形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