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专题展览    家具    明式黄花梨座椅展

明式黄花梨座椅展

2.清黄花梨龙凤麒麟纹四出头官帽椅一对明末清初 黄花梨龙凤麒麟纹四出头官帽椅一对
尺寸 65×56×109cm×2
北京格古瓷枕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A Pair Of Huanghuali Longfeng and Qilin Pattern Sichutou Guanmao Chair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1600-1644)  65×56×109cm×2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中国四出头官帽椅是最原始的一种椅具形式,因其搭脑和扶手都探出头,造型像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看似简简单单的椅子,实则名堂不少。其中一些小的细节即使是一些制作经验丰富的企业都未必曾经留意,而恰恰就是这些小细节,成就了明式四出头官帽椅的经典;而这些细节若是没有做好,则只能成为败笔之作。

 

 

一、聚焦“最佳比例”

 

四出头官帽椅的“头”,是椅子最有特色的地方。想要显得协调、自然不是这么简单,看看下面的几个“最佳比例”,也许就是一个微小的变动,就会改变其所呈现出的文化和意蕴。最佳比例之搭脑和扶手: 搭脑的出头,宁短勿长,一定要比扶手的出头略短约一厘米。最佳比例之搭脑与靠背板: 搭脑出头部分的长度,应是后背板上半部分宽度的1/2左右,如果达到或超过3/4,就会显得夸张,我叫它“跑气”,“气”无法从搭脑贯到椅腿,也就无法展现江南文人赋予椅子独有的含蓄、婉约气质。

 

最佳比例之靠背板: 四出头官帽椅的背板一般有“S”弯靠背板和三段式靠背板,“S”弯的靠背板,要符合人体比例,与人的脊椎比例接近,形成完美的弧线;而三段式靠背板的设计,从上至下应该依照中、长、短的比例,就好比一个人,上半部分是脸部,中间部分是身子,下半部分是短裙,裙摆和脸部都不能太大,太大同样会失了精神气。

 

二、有流动感的“潮脊线”

 

四出头官帽椅的另一亮点,是搭脑与靠背板之间结合处的线条要呈现一种碰撞的动感,让人能够感觉到一种优美的曲线与律动感。如果细细品味,每个人都能从家具中进入另一种境界。

 

 

三、从上到下都有“奓”

 

“奓”的字面意思,就是打开、张开,建筑上也叫侧脚。在四出头官帽椅上,细心的人会发现,它的四条腿并不垂直。在制作家具时,很多师傅都知道,要展现椅子的舒展、稳定,就不能让椅子下端的四条腿保持垂直,而应该略有一些张弛之感,因此,椅座下面的腿都应向外张弛。需要注意的是,不仅四条腿的下端部分要有奓,后腿的上端部分同样要有,整体自下而上,逐渐向里收,这样就显得更加协调,更加舒展。

 

四条腿不应与座面保持垂直,而是应该略有张弛之感,“四出头”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稳固榫卯。四出头官帽椅的结构非常合理,从木材的结构角度看,椅子的扶手和前腿,搭脑和后腿这些交接点,要做到坚固、明朗,其简单易行的榫卯,就是直榫和透榫。

 

 

明中期以前,并没有引进硬木,榫卯也并不发达,从唐代的壁画、宋代的高僧坐具以及帝王像的坐具等历史遗物中都可以发现,家具制作大量采用了简单易行的直榫。唐宋大部分椅具都为四出头,在搭脑和扶手处横竖材交接的部位,开榫部分以外,如果齐头,榫卯会不坚固,留出头,就不容易劈裂,这也就形成了四出头官帽椅最初的形态。

 

明朝时,儒家推崇的禅宗、王阳明的心学在明朝成为主流哲学思想,并引爆了明朝后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这些使得传统礼学中增添了自在、舒适、简约的理念。器以载道,明以前直硬、曲折、奔放的家具风格随之发生了变化。

 

8.清黄花梨南官帽椅1

清 黄花梨南官帽椅一对
尺寸 61×48×99cm×2
北京格古瓷枕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A Pair Of Huanghuali Chairs   Qing Dynasty (1636-1912)  61×48×99cm×2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宋朝时,南方的大部分人被流放,而在这个地方被蔑视的官员很难开始,其中大部分都被拖到地上,直到官职或死亡。因此,人们一致认为,在北方任职的官员将有更好的职业发展,而在南方任职的官员几乎没有晋升的希望。因此,这种椅子多不出头,同音"难出头"被称为南方官方的帽子椅。南官帽椅,由于在南方使用较多,南方工匠也称其为“文学椅”。它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会从大脑和扶手的两端开始,圆角,给人一种优雅和圆整的感觉。

 

8.清黄花梨南官帽椅2

 

该椅子的造型特点是:后柱与椅头相交处为软圆角,柱为榫;头部两端下部为榫,压在柱上;椅子的内扶手也采用这种方法。南关帽椅的中背采用厚实的S形板材料,根据人体脊柱曲线设计而成。靠在上面感觉很舒服。

 

与其他明式家具相同,硬木椅的整体造型也是通过组合联络的形式来完成的,搭脑、靠背、座面、腿足、横档、边框等结构部件以及劵口、牙板等装饰部件,均是按照一定的程式和序列,以各种相应的榫卯结构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无不显示着卓越的科学成果。在这种空间框架的组合构成中,木椅造型的独立性和完美性也必然得到充分展现。

 

8.清黄花梨南官帽椅3

 

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都用线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明式家具的制作工艺中同样秉承了这一艺术传统,创造性地运用线条来实现家具外观的变幻、风格的延展和功能的稳定。明式木椅尤以线条的应用闻名,从搭脑到腿足,每一部分的造型和功能实现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一方面,线条的曲直变幻造就了座椅或优雅或明快的个体风格,官帽式的搭脑,“马蹄足”、“反马蹄足”式的腿足,“荷包牙”、“桥梁档”等富于弹性和节奏的装饰部件,皆以程式化的线形轮廓和独特的美感而成为明椅制作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语言。

 

另一方面,作为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线条能够增加座椅造型的科学性,更好地体现家具的实用价值:明椅中各种不同的“s”型靠背曲线曾被西方科学家誉为东方最美好、最科学的“明代曲线”,在造型独具一格之余更具备适应人体的实用功能;各种造型线脚的运用不仅丰富了造型意韵,还增加了座椅的舒适度和稳健性。

 

9.清黄花梨螭龙纹圈椅1清 黄花梨螭龙纹圈椅一对
尺寸 69×62×102cm×2
北京格古瓷枕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A Pair Of Huanghuali Chairs   Qing Dynasty (1636-1912)  69×62×102cm×2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圈椅起源于唐代,圈椅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而另一种中国传统的椅具:交椅,便是有圈椅与胡床的变化融合而来。

 

9.清黄花梨螭龙纹圈椅2

 

圈椅造型为上圆下方,外圆内方。暗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乾坤之说,乾为天为圆,坤为地为方。而外圆内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一种品德,虽在处事上有所圆滑但却内在有所坚持。

 

9.清黄花梨螭龙纹圈椅3

 

根据宋人或明人的版画所绘制的客厅谱图,当时的客厅大多没有固定座椅与位置。通常见客时才会根据客人所处地位的高低,或者关系的亲疏设置座椅。主人一般坐交椅或圈椅并在后背的位置上设置一块屏风,尊贵或亲近的客人才会得到交椅或圈椅的待遇。次一级的便是没有扶手的交椅,在次一级便是普通的靠背椅,在次一级便是没有依靠的圆墩或板凳。一直到明朝后清初时期,才形成我们所熟知的厅堂布局。

 

9.清黄花梨螭龙纹圈椅5

 

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或透空。背板都做成“S”或“C”形曲线,是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的,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一个典型例证。

 

宋朝其时蔡京为宰相兼太师,一日坐圈椅之上头部后仰之时头巾掉落。属下一官员为拍其马屁而制作一种椅背高起而略带后卷可以撑托住脑袋的圈椅,后称为太师椅。清朝之后太师椅的叫法混乱,已经不再单单指宋朝所出现的圈椅变种。许多靠背加扶手的椅子都被称为了太师椅,如今我们在家具市场如果要购买太师椅,那么早已不是最早的形制了。

 

9.清黄花梨螭龙纹圈椅4

 

至清朝时期,清人喜爱繁复的雕饰与华美的造型。原本简约的圈椅也做了大副改观,加入了透空雕刻扶手与托泥和龟足。使的圈椅出现了一种华贵的风格,因起做法起于清宫所以后世普遍称为皇宫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