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古代瓷枕馆    人物瓷枕馆    元 磁州窑的卢救主纹大瓷枕

元 磁州窑的卢救主纹大瓷枕

元 磁州窑的卢救主纹大瓷枕
长 L 69.5cm
北京格古瓷枕博物馆 藏 版权所有
Cizhou kiln Character pattern porcelain pillow    Yuan Dynasty (1271-1368)   L 69.5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元钟嗣成《录鬼簿》著录元前期杂剧作家高文秀有《刘先主襄阳会》杂剧,今存脉望馆抄校内府本,题名为高文秀《刘玄德独赴襄阳会》。刘备到襄阳赴刘表宴,刘表次子刘琮因争夺继承权,安排蒯越、蔡瑁杀死刘备,刘备闻讯急忙骑的卢马逃走,蒯越、蔡瑁紧紧追赶,刘备逃至檀溪,纵马奋力跳过,蒯越、蔡瑁因所骑凡马无法过溪而返。

 

本博物馆藏品,元磁州窑的卢救主纹大瓷枕,瓷枕画面开光内绘刘备仓皇纵马跳过檀溪,后有蒯越、蔡瑁骑马持剑追来,生动描绘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

 

 

戏曲自宋代兴盛于民间之后,就与民众生活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之一是其形象被投影于生活器物图像,形成砖雕、石刻、绘画、瓷器、铜镜等各类戏曲文物。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民间文物珍玩市场的兴盛,一类以往未能显形的戏曲文物浮出水面,即众多绘有元杂剧故事画的元代磁州窑瓷枕的发现。磁州窑是北方民窑,从宋代开始广为烧制瓷枕,以满足民间生活中的寝卧需求,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实用艺术门类。为增加瓷枕的市场竞争力和审美吸引力,元代磁州窑瓷枕在装饰图案上标新立异,把当时盛行于民间舞台上的杂剧演出故事搬上枕画,于是创立了戏曲文物的新类型。

 

 

元杂剧的舞台演出与民间寝卧瓷枕上的元杂剧故事图相辅相成,共同填充了当时民间娱乐与审美生活的丰富内涵。

 

磁州窑瓷枕元杂剧故事画的构图原则,是抓取故事的核心情节和主要人物,以及有明确表意功能的特殊环境和道具,将其集中展示在一个场面里,实现让观者一目了然的效果

 

 

鉴于瓷枕的空间限定,瓷枕画又发展出程式化的空间结构形式:运用墙垣阻隔场景,运用云气虚化山川,运用树木花卉点缀空间,这些手段恰好起到布局和留白的作用,使得画面增添聚焦力和纵深感,也减低了画工的绘画难度、缩短其成画时间。磁州窑瓷枕绘画的白地黑花构图与当时兴起的版刻绘画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同样是在狭小的空间里,用山川、云翳、墙壁、木石来分隔区块,将亭台门楣、松竹花石点缀其间,开辟出人物的活动场地,渲染出自然恬静的绘画效果。人物构图则选择最能集中体现故事焦点的场景,用散点透视法进行描绘,使之产生囊括时间和空间的最大化效果。

 

 

这种手法后来被版刻、年画、张贴画吸收光大。元代磁州窑瓷枕杂剧故事画的流行,为明清版刻小说戏曲的插图画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其笔法也被明清民间招贴画、灯画、泥塑、木雕、砖雕、石刻尤其是年画所继承与发展,其戏曲人物画则开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年画、清宫戏画以戏曲人物亮相的定格场景为描绘对象之先河,成为中华民俗艺术中的一绝。